专题链接

了解更多>>
行业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-行业动态

高层发声警示过度金融化风险 防控重点在于改进监管

苏州金合盛控股有限公司  2017-03-24 16:05:45 作者:SystemMaster

  当下中国,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发达国家,2016年全年金融业的利润与全国国企的利润相当。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日前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时指出,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,妥善处置银行不良资产、债券违约、房地产泡沫、互联网金融等一批风险点,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。
  过度金融化带来众多问题

  随着经济的发展,金融化有合理的一面,但过度金融化也会带来负面影响,积累金融体系自身的脆弱性,导致风险的相互传染甚至金融市场的相互踩踏。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乱象,便是过度金融化的缩影。互联网提升了效率,带来了便捷,也产生了问题。

  我国目前而言,过度金融化的问题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表现已相当明显和突出:其一,金融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快速上长,既让中国经济出现“金融重、实业小”的头重脚轻局面,更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经济产生不利导向。

  据资料,截至2016年底,我国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上升到8.3%,而2000年—2005年的比例为4.4%,已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。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说,美国、英国作为世界上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家,金融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部GDP的比重是7%左右。“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国家金融业一业独大如此大的程度,这不是金融业的发达,而是虚胖”,范剑平说。

  而且,随着各种融资工具不断出现、迅猛发展,多个经济领域都出现了金融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象。金融化前年导致了股市疯涨然后大跌,去年又导致房价大幅上涨。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,在稳增长名义下形成的“大水漫灌”,对真正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作用有限,反而会造成财富的再分配,很多中等收入者在跟风投机中先赚后亏,财富受到损失。

  “脱实向虚和过度金融化,使得金融体系不断膨胀,原本为金融之本的实体经济,却已快托不住金融。”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的中外嘉宾在点出问题的同时,从发展金融市场、加强监管、强化立法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给出了防控金融风险之策。

  金融与实体失衡不容忽视

 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不平衡,已不容忽视。

  工行董事长易会满就指出,如果过度金融化,可能会带来金融体系本身的脆弱。比如,造成金融行为的偏差和异化,容易快速积累金融风险,包括市场间的相互传染和市场动态,甚至可能发生市场的踩踏;也可能造成部分金融资本空转,脱离实体经济这个本源,并对社会资金产生虹吸效应。在一定程度上,也可能造成实体经济的缺血。

 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就指出,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三大结构性失衡之一。金融领域存在着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,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,不仅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,还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融资困难。何立峰表示,2017年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、精准的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,深化金融体制改革,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,妥善处置不良资产,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。

 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,中国金融业当前有六大风险值得关注:一是脱实向虚的风险;二是金融业偏离主业的风险;三是公司治理失效的风险;四是激进经营的风险;五是资产负债错配的风险,最近,有一些做资管产品的搞资金池,背后隐藏很大的风险;六是流动性的风险。

  防控风险重在改进监管

  陈文辉表示,要有效防控金融业面临的风险,有一个总的要求,就是要加强和改进监管。防控金融风险,监管部门责无旁贷、首当其冲,要通过补齐短板来健全监管制度,加强监管协调,实行严刑峻法,让监管长出“虎牙利齿”,真正负起责任来,一定要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沉重的代价。

 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,我们既要加大对创新的支持,同时也要更好地防范可能形成的金融风险。”王兆星强调,一是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。对投贷联动以及创新创业整个过程的风险要有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估。第二,要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,如何有效地防范可能形成的风险。第三,要建立风险的分担机制,出现风险,出现损失,如何进行补偿,如何进行分担。第四,建立风险的隔离机制,把股权投资失败和银行的传统业务风险,作为投资人和作为存款人这些安全保障有效隔离。最后,建立更加有效的投资退出机制,来保证银行在支持创新的全过程中自身的安全,保护存款人的安全,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。

返回上页
企业邮
箱登录
微信
平台